大规模睡眠调查及每日步行对睡眠健康的影响
Large-Scale Sleep Survey and the Impact of Step-Based Exercise
傅心宇1,2 • 张婉欣1,2 • 高雪梅1,2,3 • 黄志力3,4
1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,北京 100081,中国
2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睡眠呼吸障碍口腔治疗中心,北京 100081,中国
3中国睡眠研究会,北京 100081,中国
4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;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与教育部脑科学前沿中心、脑科学研究院、睡眠障碍研究中心,上海 200032,中国
第一作者:傅心宇
通讯作者:高雪梅、黄志力
睡眠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,影响慢性疾病、记忆力和整体生活质量。近年来,睡眠健康与身体活动的关系备受关注,尤其是每日步数对睡眠指标的影响。全球调查已揭示了睡眠时长、质量和障碍的关键模式及其影响因素,为健康政策和医疗实践提供了指导。中国睡眠研究会与华为公司合作,基于商用可穿戴设备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睡眠调查,旨在分析中国居民的基础睡眠状况及其每日步数的关联。
本研究旨在通过大规模数据收集,评估中国居民的睡眠现状,并探讨每日步数与睡眠健康(包括睡眠时长、质量和睡眠障碍)之间的关系,为制定针对性的公共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。
研究人员对2024年间93640名志愿参加研究者脱敏采集了主客观睡眠数据,并通过年龄和性别分层抽取19000人完成睡眠质量、失眠及睡眠呼吸暂停及评估。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(PSQI),失眠风险采用雅典失眠量表(AIS),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(OSA)风险采用Stop-Bang问卷。每日步数通过可穿戴设备记录,数据经过清洗排除缺失值和极端值后,分析步数与睡眠健康指标的相关性。
研究结果显示,中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长为6.75 ± 1.60小时,36.16%睡眠不足6小时。平均入睡时间为00:01,47.57%在午夜后入睡,2000年后出生群体入睡时间显著晚于1970年前群体(00:33 vs. 23:02)。睡眠时长存在季节性差异(春冬季略长于夏秋季),且显著低于加拿大(7.12小时)但高于日本(5.96小时)。睡眠质量问题突出,仅26.99%参与者睡眠质量良好,自述失眠现象高达73.39%,17.49%存在OSA潜在风险。
此外,中国居民每日步数增加与睡眠时长轻微缩短存在相关(图1A-B),但步数提升同时伴随睡眠质量改善(PSQI降低,图1C-E)及失眠风险下降(AIS降低,图1F-H)。步数达8000步时,睡眠质量与失眠风险改善显著,但超过此阈值后效益趋于平稳(图1D-E、G-H)。步数与OSA风险无显著关联(Spearman rho = 0.044,P = 0.013),高风险人群分布无组间差异(χ²=7.183,P = 0.066)。
综上所述,中国居民睡眠问题严峻,亟需通过多维度干预提升公众睡眠健康。每日8000步的步行运动可作为改善睡眠质量的可行策略,但其与睡眠时长的复杂关系需进一步研究。研究结果为制定精准化睡眠健康政策提供了重要实证依据,未来需结合更精确的测量方法(如多导睡眠监测)和纵向干预实验,以明确步数与睡眠健康的因果关系及机制。
图1 每日步数与睡眠健康之间的关系。A 每日步数与睡眠时长的斯皮尔曼相关分析。B 不同步数组的睡眠时长。C 每日步数与睡眠质量的斯皮尔曼相关分析。D 不同步数组的 PSQI 分数。E 不同步数组的 PSQI 分数比例。F 每日步数与失眠情况的斯皮尔曼相关分析。G 不同步数组的 AIS 分数。H 不同步数组的 AIS 评分比例。*P < 0.05,**P < 0.01,***P < 0.001。